人们之所以被乐高所吸引,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乐高玩具可以让他们实现创作者的梦想,更充分地表达自我,展示自我价值。乐高玩具能够带给消费者四种体验:通过玩耍探索自身以及周围的世界;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进行独一无二的创造;通过模仿代入进入特定故事、角色与世界中,还可以通过乐高建立起与同好者的联系。在全球,乐高迷们重新演绎了阿波罗登月照、《时代广场的胜利日》,以及“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”等具有非凡意义的场景。在意大利的小镇上,迷恋乐高玩具的艺术家们用乐高积木块对老街破损的墙壁进行修补,成为一处富有奇趣的景观。每年,来自全球各地的乐高迷乐此不疲地比赛创造着新的乐高塔、乐高车、乐高桥、乐高城堡等,刷新世界纪录。去年11月,在智利圣地亚哥诞生了一座世界最高的乐高塔,其高度达到31米,共动用了50多万块乐高积木。
为了迎合乐高迷们高涨的热情,乐高于1968年在故乡丹麦比朗德小镇上建立了第一个乐高主题公园。在这个占地25公顷的公园里,希腊巴台农神庙、慕尼黑新天鹅堡和美国自由女神像等世界级景观均以1:20的比例用乐高积木拼就,园中还有用积木搭建的美国总统华盛顿、杰佛逊、林肯和罗斯福人像,令人难以置信。自开业以来,该公园受到了全球乐高迷的追捧,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游客前往参观。公园也为乐高迷提供了释放创意的机会:无论你是大人,还是孩子,都可以在这里利用工作室的积木块充分发挥想象。乐高公司已经在丹麦、美国、德国、英国建立了这样的主题公园,每隔四年,公园内的人工雕像和景观就要推倒重建,在乐高迷中掀起新一轮创造风潮。
乐高的创造者品牌形象不仅令追捧者为之疯迷,而且也被不少企业看重,借来抬高自身品牌的人气。2006年,美国著名的IT杂志《个人电脑》(PCMagazine)就找到乐高的设计师内森.萨瓦亚(NathanSawaya),要求替他们打造一台以乐高积木制成的计算机,作品奖品送给获奖用户,此举在当时引发全球电脑迷的热烈讨论。Google公司总部的前台的品牌标志也是以乐高积木拼接而成,甚至在网站页面上,Google也乐此不疲地用乐高积木做出各式各样特色十足的LOGO来吸引人们的眼球。
尽管如此,在其发展历程中,乐高也有偏离创造者形象原型的时候。乐高的核心产品线曾在2002年推出“捍卫者”系列,该系列产品以成品为主,没有各种基础零件,也不可以拆分拼接。更令人忧虑的是,其新设计已剑走偏锋,例如消防梯太过未来主义,卡车造型也极力追求酷炫,难以在目标消费群体间引起共鸣,令乐高的粉丝们大失所望。乐高在这次经历中同时掉入了创造者品牌原型的两大陷阱:前者是沉闷与常规,后者则是“误创”——因想象力失控而形成的创作失误,脱离了其固有消费群的需求。
对于创造者而言,如何使创作的火苗燃烧不熄,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。开发新产品、新服务是创造者的使命与原动力。被《财富》杂志和英国玩具零售商工会评选为“世纪玩具”的乐高至今走过了近70个年头,如果创作的新鲜感欠奉,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,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。乐高的董事兼执行总裁柯耶尔德.克里斯滕森曾经说过:“我们的产品从木制玩具到乐高积木零件,现在发展至‘乐高创智计算机机动系列’,这些成就都越发坚定了我们在新世纪坚持成就创造力道路的决心。”自1998年起,乐高公司就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推出“头脑风暴”系列机器人,掀起了全球玩具市场的革命。此外,乐高还围绕最擅长的玩具积木,开发出了依托于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益智游戏“交通大使”(LEGOLoco)、“生化战士”(Bionicle)、“开天辟地”(LEGOCreator),满足在虚拟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兴消费群体。乐高公司就像其所打造的玩具一样,将创造力不断挺进全新疆域。
浏览:0次
2015-03-26 00:21:10 文章来源: